- 頁數:280頁
- 開本:16開 平裝
- 出版社:北京少兒
- ISBN:9787530122785
- 作者:(明)施耐庵|改編:...
導語
《水滸傳》具體而生動地描寫了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財的整個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熱情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漢的光輝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客觀真理和農民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
內容提要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小說描寫了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反抗官軍、殺富濟貧的故事。故事以宋江受招安前后分成兩個部分,受招安前是梁山英雄發展壯大、對抗朝廷的過程,受招安后是起義軍為國盡忠、損失殆盡的悲劇。小說故事情節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是一部描寫英雄傳奇的典范。
目錄
洪太尉誤放眾妖魔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花和尚大鬧五臺山
魯達倒拔垂楊柳
林沖刺配滄州道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楊志汴梁城賣刀
吳用智取生辰綱
晁蓋入主梁山泊
宋公明怒殺閻婆惜
潘金蓮紅杏出墻
武松陽谷縣殺嫂
武松醉打蔣門神
宋江樓頭題反詩
宋江大破祝家莊
梁山兵打高唐州
呼延灼連環馬陣
晁蓋曾頭市中箭
吳用智取玉麒麟
吳用智取大名府
宋江夜打曾頭市
梁山英雄排座次
李逵元夜鬧東京
宋江三敗高太尉
梁山全伙受招安
眾好漢破遼成功
平田虎兵渡黃河
王慶因奸吃官司
宋公明剿慶成功
燕青秋林渡射雁
混江龍太湖結義
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清溪洞
徽宗夢游梁山泊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唐末五代的時候,天下大亂,在北方,先后建立了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在南方,一批有實力的軍閥紛紛割據稱雄,號稱“十國”。然而國家分裂的局面是不能長久的,在熊熊戰火燃燒五十多年后,終于涌現出能夠統一天下的杰出英才,他就是與秦皇、漢武、唐宗并稱的一代雄主宋太祖趙匡胤。據說趙匡胤是上界霹靂大仙降世,英勇威猛,很有智慧,從小學了一身好武藝,一條齊眉桿棒打得天下四百座軍州都姓了“趙”。趙匡胤平定了天下,定國號大宋,建都汴梁城,成就了宋朝四百年基業。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整整十七年,其弟宋太宗繼承帝位,后來宋太宗傳位宋真宗,真宗死后,他的兒子宋仁宗繼位。
宋仁宗共在位四十二年,在他統治期間,宋王朝達到了繁盛的頂峰,他注意培養和發掘人才,像北宋著名的大臣范仲淹、歐陽修、韓琦等人都是在他提拔任用下成就了一番事業!那時天下太平,五谷豐登,人民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誰知樂極生悲,嘉佑三年(1058)的春天,天下瘟疫橫行,很多人都染上了疾病。各州各道的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到宋仁宗的龍案上。
嘉祜三年(1058)三月三日,仁宗皇帝在紫宸殿上早朝,文武百官跪拜行禮后,分別站立在兩邊。當時有殿頭官高聲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話音剛落,從文官的行列里走出來兩個人,宋仁宗一看,原來是宰相趙哲、副相范仲淹,二人上奏說:“如今京師瘟疫泛濫,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希望陛下減免賦稅,消除天災,這樣才能拯救子民?!庇谑撬稳首谙铝詈擦衷翰輸M詔書,一面赦免罪犯,減免賦稅;一面命令在京城的寺廟,舉行法事用來禳除災難。本希望這樣做了,能使瘟疫減輕,卻沒想到反而雪上加霜,瘟疫更加嚴重了。宋仁宗無可奈何,只好派遣殿前太尉洪信為使臣,趕奔江西信州龍虎山請張天師來京除災。
洪信領了圣旨不敢遲延,辭別宋仁宗以后,日夜兼程,直奔信州而來。這一天,洪信一班人到了信州,受到了州中官員的熱情款待,洪信也不敢怠慢,馬上派人到龍虎山上清宮送信,讓道士們準備接詔。過了一天,洪太尉帶人來到龍虎山下,道士們聽說京師大臣來臨,于是鳴鐘擊鼓,撒沙鋪路表示歡迎之意。洪太尉遞過詔書,道士們恭恭敬敬地接下,供奉在大殿中央。洪太尉問監宮真人道:“天師現在在哪里?”真人說:“天師不愛迎來送往的事情,現在住在山上。”太尉又問:“天師既然在山頂,為什么不請下山來,也好宣讀皇上詔書?”真人說:“此事萬萬使不得,本代天師道行非常,雖然住在山頂,但是蹤跡不定,有時候乘朝云閑走三山五岳,有時候駕夕霞游遍四海五湖。神龍見首不見尾,小人也沒有辦法叫他下來啊!”洪太尉焦急地說:“眼下京城瘟疫泛濫,軍民死傷無數,要是找不到天師,老百姓可怎么辦呢!”真人說:“除非太尉焚香齋戒,自背詔書上山面見天師?!?nbsp;
第二天,洪太尉五更起床,洗了一個澡,吃完素齋,穿著布衣草鞋,帶著圣旨,手提銀爐,點燃御香,直奔山上而來。山路很難走,也不知走了多久,眼見快到半山的時候,感覺山頂就像頂到天上一樣,洪太尉驚嘆道:“好一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