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元曲(拓展閱讀本青少版)/你一定要讀的中國經(jīng)典成長文庫
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最高峰,雄渾飄逸的唐詩,精致婉約的宋詞,活潑生動的元曲,無不為后人所向往和敬慕。“拼將眼淚雙雙落,換取心花瓣瓣開?!弊髡咝撵`上執(zhí)著的追求,可以讓我們感悟到一種擔荷的精神,一種不求逃避的堅定的力量。細細品讀《唐詩·宋詞·元曲》,是一場心靈的洗禮,精神的升華。
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最高峰,雄渾飄逸的唐詩,精致婉約的宋詞,活潑生動的元曲,無不為后人所向往和敬慕。“拼將眼淚雙雙落,換取心花瓣瓣開?!弊髡咝撵`上執(zhí)著的追求,可以讓我們感悟到一種擔荷的精神,一種不求逃避的堅定的力量。細細品讀《唐詩·宋詞·元曲》,是一場心靈的洗禮,精神的升華。
唐詩、宋詞、元曲,是中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最高峰,雄渾飄逸的唐詩,精致婉約的宋詞,活潑生動的元曲,無不為后人所向往和敬慕?!捌磳⒀蹨I雙雙落,換取心花瓣瓣開。”作者心靈上執(zhí)著的追求,可以讓我們感悟到一種擔荷的精神,一種不求逃避的堅定的力量。細細品讀《唐詩·宋詞·元曲》,是一場心靈的洗禮,精神的升華。
唐詩、宋詞、元曲,是鼎立于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全盛時期,而“唐詩”是唐代文學的最高標志。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巨鉆,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元曲大致分為兩種,一為元雜劇,一為元散曲。
臺城
于易水送人一絕
渡漢江
詠柳
回鄉(xiāng)偶書(其一)
登幽州臺歌
涼州詞
芙蓉樓送辛漸
磧中作
從軍行(其四)
采蓮曲
別董大(其一)
終南望余雪
山居秋暝
送元二使安西
竹里館
辛夷塢
山中
少年行(其二)
玉階怨
送友人
登金陵鳳凰臺
將進酒
渡荊門送別
清平調(diào)(其一)
獨坐敬亭山
春夜洛城聞笛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客中作
望天門山
峨眉山月歌
蟑
馬詩(其五)
涼州詞
桃花溪
送靈澈上人
塞上聽吹笛
八陣圖
月夜
旅夜書懷
春望
蜀相
登高
春夜喜雨
戲為六絕句(其二)
贈花卿
江南逢李龜年
逢入京使
楓橋夜泊
三聞廟
歸雁
寒食
滁州西澗
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
夜上受降城聞笛
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三)
晚春
題都城南莊
十五夜望月
烏衣巷
秋詞(其一)
賦得古原草送別
錢塘湖春行
琵琶行
花非花
大林寺桃花
問劉十九
江雪
離思(其四)
尋隱者不遇
題李凝幽居
南園
秋夕
江南春
泊秦淮
寄揚州韓綽判官
赤壁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過故人莊
樂游原
夜雨寄北
嫦娥
賈生
錦瑟
無題
菊花
淮上與友人別
寄人
金縷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望月懷遠
黃鶴樓
游子吟
題破山寺后禪院
貧女
楚江懷古
春江花月夜
少年游
蝶戀花
八聲甘州
望海潮
雨霖鈴
蘇幕遮
御街行
漁家傲
浣溪沙
木蘭花
蝶戀花
浪淘沙
蝶戀花
浣溪沙
采桑子
浣溪沙
蝶戀花
水調(diào)歌頭·中秋
念奴嬌·赤壁懷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江城子·密州出獵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風波
卜算子
青門引
千秋歲
訴衷情
清平樂
浣溪沙
如夢令
臨江仙
鵲橋仙
江城子
南歌子
浣溪沙
蘭陵王·柳
蘇幕遮
西河·金陵懷古
點絳唇·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
如夢令
點絳唇
醉花陰
聲聲慢
如夢令
武陵春·春晚
怨王孫
漁家傲
卜算子·詠梅
訴衷情
霜天曉角·梅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清平樂·村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青玉案·元夕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點絳唇
踏莎行
玉樓春
臨江仙
思遠人
滿江紅
小重山
生查子·元夕
一剪梅·舟過吳江
生查子·元夕戲陳敬叟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桂枝香·金陵懷古
雙雙燕-詠燕
念奴嬌·過洞庭
南呂·一枝花·不伏老
南呂·四塊玉·別情
仙呂·寄生草-飲
越調(diào)·天凈沙·秋
雙調(diào)·慶東原
雙調(diào)·沉醉東風·漁夫
越調(diào)·天凈沙·秋思
南呂.金字經(jīng)
雙調(diào)·壽陽曲(二首)
中呂·滿庭芳
越調(diào)·憑欄人·寄征衣
雙調(diào)·水仙子·田家
黃鐘·節(jié)節(jié)高·題洞庭鹿
雙調(diào)·殿前歡
雙調(diào)·沉醉東風·閑居
雙調(diào)·沉醉東風·秋景
中呂·普天樂
中呂·山坡羊·述懷
中呂·普天樂·辭參議還
雙調(diào)·楚天遙帶清江引
雙調(diào)·折桂令·九日
正宮·綠么遍·自述
雙調(diào)·春閨怨
雙調(diào)·沉醉東風·信筆
雙調(diào)·慶東原·京口夜泊
雙調(diào)·折桂令·憶別
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
雙調(diào)·蟾宮曲·嘆世
南呂·四塊玉·恬退(三首)
中呂·醉高歌·感懷(二首)
南呂·金字經(jīng)
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
黃鐘·人月圓·山中書事
中呂·賣花聲·懷古
雙調(diào)·雁兒落帶得勝令
商調(diào)·金絡索桂梧桐·詠別
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
雙調(diào)·蟾宮曲·雪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
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
賞析
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景色的凄清源于詩人心中的孤寂,當時詩人正無奈地離蜀東下,他辭去了節(jié)度使參謀職務,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凄孤無依的他,不正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嗎?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壯闊的景象更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心情。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可是他的休官,卻是由于被排擠,因此心中郁積著一股不平之氣,政治上失意也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詩人內(nèi)心漂泊無依的感傷愈發(fā)濃厚,可謂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詩里詩外
杜甫出生書香門第,他一生對自己的家庭和姓氏非常自豪。他的遠祖是西晉的杜預,文著《春秋左氏經(jīng)傳集解》,世稱“杜武庫”,是西晉著名的儒將,也是杜甫一生效仿的楷模。而杜甫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詩人,與陳子昂齊名,受武則天賞識。杜甫因此在詩中稱“吾祖詩冠古”、“詩是吾家事”,他自己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光彩奪目的詩人之一。
春望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賞析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去投奔。結果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往日的繁華已經(jīng)變得凄涼殘破不堪,詩人目睹淪陷后的長安春景,只見亂草叢生,林木荒蕪,哪還有記憶中鳥語花香、煙柳明媚、游人迤邐的動人景象?國家的衰敗導致春天也失去光彩,原本嬌艷明媚的春花,原應委婉悅耳的鳥鳴,都因時事而落淚驚心。詩人流落被俘,扣留在敵軍營,最盼望得到的是妻子兒女的音信,可是烽火連月,恐怕也只是奢望了。不禁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nèi)憂外患糾纏難解。眼前一片凄慘景象,內(nèi)心焦慮至極,不覺搔首徘徊,意志躊躇,只是身陷于長安數(shù)月,頭發(fā)更加稀疏,用手搔發(fā),頓覺稀少短淺,簡直連發(fā)簪也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zhàn)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內(nèi)心的痛苦和愁怨也是與日俱增。
詩里詩外
安史之亂從755年開始到762年結束,前后達八年之久,它的發(fā)生,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激化的結果,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這場社會大動亂,對盛唐時期的詩人如李白、杜甫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杜甫,他在動亂中別妻離子,四處漂泊,目睹生靈涂炭,飽受戰(zhàn)亂之苦,揮筆寫下了“三吏”、“三別”等不朽的詩篇。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
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賞析
安史之亂五年后,杜甫漂泊西南,居住在成都杜甫草堂,游覽武侯祠時寫下這首詩。杜甫本就有顆憂國憂民的心,但安史之亂使得他一直攜家逃難,只做了兩年微不足道的小官,所以他的熱情和擔憂都郁結心中,當他游覽武侯祠時,情感被觸動而一發(fā)不可收。詩人對武侯祠向往已久,到成都后就尋其所在,原來就掩映在成都城外的茂盛的柏樹之中,“森森”二字將柏樹的茂盛和靜寂描繪殆盡,包含了不盡的蕭瑟與悲涼。近看卻只見荒草滿階,黃鸝啼鳴,老詩人滿懷心事徘徊于武侯祠之間,越發(fā)覺察到滿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難言,數(shù)聲黃鸝嚦嚦,荒涼之境無限。一個曾經(jīng)有著人格魅力和個人才智的歷史人物,現(xiàn)在的祠堂卻寂寞蕭瑟,對于詩人和讀者來說,這是多么令人傷感??!更令人遺憾的是,戰(zhàn)爭還沒有勝利,諸葛亮卻與世長辭,古往今來的英雄為之感嘆惋惜。詩人在為諸葛武侯惋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人生愿望沒能實現(xiàn)而傷心滿懷。
詩里詩外
759年冬天,杜甫為了避安史之亂到達四川成都,投靠朋友嚴武,在朋友的幫助下在西郊的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生活依然清苦,但是相對比較安定,前后四五年時間里,他寫了二百四十多首詩歌,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千古絕唱。765年,杜甫的朋友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只得攜家離開成都,四處漂泊,幾年后病死在湘江一條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