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頁數:280頁
- 開本:16開 平裝
- 出版社:北京少兒
- ISBN:9787530122792
- 作者:(明)吳承恩|改編:...
導語
《西游記》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作者通過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寄托了對社會一實的批判。其中孫悟空的形象更是我國古典小說不楞多得的藝術形象之一,它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尤為廣大讀者所喜愛。
內容提要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魔幻小說中的巔峰之作,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歷經艱險到西天取真經的故事。作者細膩而深刻地塑造了四個極其經典的形象:富有反叛精神且嫉惡如仇的神猴孫悟空,好吃懶做但憨態可掬的豬八戒,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和尚,慈悲寬厚而軟弱迂腐的師父唐僧……他們懷著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條道路,既有矛盾又有情誼。西行取經的驚險故事充分展現了作者豐富的知識與驚人的想象力、非同一般的幽默感和妙筆生花的高超寫作技巧。
目錄
第一回 橫空出世得仙道
第二回 闖龍宮得金箍棒
第三回 受招安封弼馬溫
第四回 蟠桃會大圣闖禍
第五回 齊天大圣鬧天宮
第六回 如來施法鎮大圣
第七回 五行山悟空拜師
第八回 鷹愁澗收白龍馬
第九回 觀音院袈裟惹禍
第十回 高老莊收豬八戒
第十一回 黃風嶺唐僧遇難
第十二回 流沙河收服沙僧
第十三回 八戒娶親遭戲弄
第十四回 悟空大鬧五莊觀
第十五回 悟空三打白骨精
第十六回 寶象國唐僧變虎
第十七回 悟空智斗金銀角
第十八回 烏雞國救真國王
第十九回 火云洞大戰紅孩兒
第二十回 車遲國勇斗三魔
第二十一回 通天河遇金魚精
第二十二回 金兜洞降青牛妖
第二十三回 女兒國師徒奇遇
第二十四回 真假猴王攪乾坤
第二十五回 悟空三借芭蕉扇
第二十六回 金光寺佛寶重現
第二十七回 小雷音師徒遇險
第二十八回 悟空智盜紫金鈴
第二十九回 盤絲洞戰蜘蛛精
第三十回 獅駝洞戰三魔頭
第三十一回 比丘國施善救嬰
第三十二回 無底洞力戰鼠女
第三十三回 滅法國計治昏君
第三十四回 連環洞戰花豹精
第三十五回 鎮群獅大圣傳藝
第三十六回 悟空勇斗犀牛精
第三十七回 天竺國收玉兔精
第三十八回 地靈縣遭遇誣陷
第三十九回 見佛祖取得真經
第四十回 功德圓滿成正果
精彩頁(或試讀片斷)
石猴出世后,每天在山中走走跳跳,吃草木,喝泉水,采山花,摘野果,與山中百獸為伴,好不快活。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天,天氣炎熱,石猴和一群猴子在樹蔭下避暑玩耍,玩了一會兒他們又去山澗中洗澡。他們看到澗水奔流,突然想要尋找流水的源頭。猴子們沿著山澗往上爬,面前出現一道瀑布,好像飛瀉而下的泉水,原來這就是流水的源頭,眾猴拍手叫道:“好水!好水!”這水流直通山腳,和大海相連。眾猴紛紛議論說:“哪個有本事,敢鉆進去尋找源頭,我們就拜他為王!”連喊了三聲,突然從旁邊跳出一只石猴,高聲叫道:“我去!我去!”只見他閉上眼睛,縱身一躍,跳人瀑布中。等他睜開眼睛,發現里面是一個山洞,沒有水,只有一座鐵板橋。橋下有水,在石縫中奔涌,倒掛著流出去,形成瀑布。再往橋頭走,發現里面真是個好地方,石桌、石椅、石碗、石盆、石鍋、石灶,樣樣齊全,更有青松梅花,滿地的奇花異草,像個溫馨的人家。跳過橋中間,里面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猴看得高興極了,急忙轉身往外走,又是一個縱身,跳出水外。對眾猴說:“里面是天造地設的好地方,我們都進去住吧!省得受老天的氣!”眾猴聽了里面的情況,個個歡喜,都隨著石猴跳人洞里。到了洞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好不熱鬧,直到大家都累得筋疲力盡才停止打鬧。石猴說:“你們說話可要算數,剛才你們說哪個有本事進來,就拜他為王,我不僅進來了,而且還為你們找到一塊這么好的寶地,你們為什么不拜我為王?”眾猴聽了,立刻跪拜其為“千歲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自稱“美猴王”。美猴王領著眾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快快活活地過了三五百年。
一天,美猴王與眾猴大擺宴席,正吃得高興,猴王忽然覺得傷心,竟然流下了眼淚。眾猴不明白猴王這是怎么了,猴王說:“我們現在雖然逍遙自在,沒有人管,但總有老死的一天,暗中還是有閻王老子管著,哪天我們離開了人世,就再也回不來了。”眾猴聽了,也都掩面而泣,悲從中來。這時,一只通背猿猴跳了出來,高聲叫道:“大王有這樣的擔心,真是很有見識,如今五蟲之內,只有三種人不受閻王老子管。”猴王問:“你知道是哪三種人嗎?” 通背猿猴說:“是佛、仙和神。他們能躲過輪回,和天地同壽。”猴王又問:“那你知道這三種人住在哪里?” 猿猴說:“他們來無影去無蹤,大王也許可以去古洞仙山尋找。”猴王聽了滿心歡喜,說:“我明天就下山,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他們,學一個長生不老的本事。”眾猴聽了,鼓掌贊成,說:“好!好!我們明天多找些果子,設宴為大王餞行!”
宴席整整吃了一天,第二天一早,眾猴用枯樹枝做筏,竹竿做篙,準備了許多果品。美猴王辭別眾猴,獨自登上木筏,漂漂蕩蕩,向大海中央劃去。隨著海風,一路來到南贍部洲地界。猴王扔了木筏,跳上岸去,看見海邊有人在捕魚,他上前想耍個把戲,可是他面貌丑陋,嚇得那些人四散逃跑。猴王將其中一個跑不動的抓來,脫了他的衣服,也學別人一樣穿在身上,一路走去,跟人學說話,學禮節,經過很多地方,一心想尋求長生不老之道,可是不知不覺過了八九年,還是一無所獲。
有一天,來到了西洋大海,他想海外一定有神仙,于是照上次一樣做了木筏,漂過西海,來到了西牛賀洲。上岸以后,到處尋訪。一天,忽然見到一座秀麗的高山,山上樹木繁多,幽深高遠,如仙境一般。猴王心想:這樣一座好山,里面應該會住著仙人。正四處張望,忽然聽到叢林深處傳來歌聲:“……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猴王大喜,心想,果然是神仙。